月明朝汐_月明朝汐 第173节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   月明朝汐 第173节 (第2/2页)

“想和白鹤娘子说话,为什么不追上去说。”    阮朝汐摇了摇头。    她忽然想起——    荀玄微登门拜访时,如果母亲追问起来,他们现今如何了,荀玄微如实地告知已经住在一处,同卧起……以母亲的刚硬性情,茶水直接泼洒一身还是轻的。    “要不要提醒三兄,拜访母亲那日,多带两套衣裳出门?”她喃喃自语。    长桑里就在皇城西边,车马才动身行驶不久,骤然一个急停。有人在路边等候。    李奕臣跳下车去路边说话。片刻后,敲了敲车壁。    “阿般,宫里的杨女史在路边等,说是带来老太妃的口信。”    杨女史福身行礼,“郡主送来的书信,老太妃看过了。老太妃告知郡主,近日宫里得了消息,湛奴或许要送出宫,去何处却打听不出,老太妃怕得心肝都颤。若是郡主这处能把人能留下,就留下。”说罢往路边的牛车里一指。    阮朝汐走过牛车边,掀开帘子。    里头伸出小小的手臂,亲昵地抱住了她。“嬢嬢。”    阮朝汐抱了抱湛奴。回身对杨女史道,“只把湛奴接出来一日,探探口风,明早送回宫。以后如何应对,等今晚口风探出来了再说。”    她未说探谁的口风,杨女史也不曾追问。福身行礼,牛车回返皇宫。    跟车的陆适之目瞪口呆,“这这……小皇孙就这么……接出来了?”    阮朝汐抱着湛奴,“先回去。”    ————————    荀玄微正在木楼抚琴。    琴声动人。远远地回荡在长廊庭院间。    “阿般回来了。”他带着笑意起身出迎,“玉簪衬得阿般气色极佳。”    阮朝汐加快脚步迎上去。“三兄心情愉悦,从琴音里听得出来。今日诸事顺利?”    “诸事安排妥当。王司空赞成推广均田令,几位宗室即将护送出行冀州。至于宣城王那边。宣城王自请赴封地。”    阮朝汐意外道,“他要离开京城?”    “意图篡位的那封诏书在我手里,他日夜见我,心中不安。前些日子的行刺不是他做的,他却心虚得不敢见我,生怕被我误会是他主谋,对他做出什么事来,自己把自己生生吓病了。放他去封地无妨。 ”    阮朝汐停在琴台边,勾了下琴弦,激起一阵清越尾音。“原来如此。贺喜三兄。”    荀玄微俯身抱琴,睨了眼她此刻的表情。    “怎么看来有些忧心忡忡?今日去见你母亲,原以为你会欢心愉悦。——和你母亲吵嘴了?”    “和母亲见面极为愉悦。筹建一支娘子军的事,母亲说她会仔细想想。但回程路上……” 阮朝汐顿了顿,飞快地瞥过一眼。    “带回了宫里的一物,或许会惹得三兄不喜。因此有些忧虑。”    “什么物件给我看?”荀玄微开了个玩笑,“总不会是把梵奴书房里的玉玺给拿回来了?”    阮朝汐的视线瞥开,“说好了不会怪罪下来,我才敢拿出来给三兄看。”    荀玄微抱着琴当先走入室内,漫不经心地勾弦,尾指在琴弦上勾起一连串活泼的连音,“不管带回来什么物件,莫怕,只管拿出来。万事不怪罪你便是。”    “当真?” 阮朝汐回头招呼,“抱过来。”    陆适之从门外抱进了雪白的羊皮毡。在荀玄微意外的注视下,掀开毡毯,露出湛奴熟睡中的红扑扑的小脸。    阮朝汐把熟睡的湛奴抱去窗边小塌。    “三兄,我把我把湛奴带回来小住一晚。”    “……”    荀玄微瞬间的神色难以言喻,深吸口气,抬手揉了揉眉心。    “阿般。”    “人只带回来一晚。”阮朝汐安置好了幼童,转过身来,轻轻地勾了下他的衣袖。    “好好说话,三兄莫生我的气。”    第128章    屋里灯火明亮。    阮朝汐坐在在灯下, 荀玄微坐在对面。    “此事不妥当。”    荀玄微直言不讳地道,“不要忘了,湛奴是废太子唯一的子嗣。阿般, 我正在加紧清算谋逆同党,你却和废太子的子嗣亲近, 叫我的同僚如何想?再说了,这么小的孩儿, 一个不留神就会出事。湛奴在你的看顾下出了事, 被人追究起来, 又是个足以把人卷入深渊的旋涡。听我一句劝, 湛奴有老太妃看顾着,你不要碰。”    阮朝汐在灯下仰着脸, 清澈眸光直视过来。    “湛奴真的能由老太妃一直看顾下去?老太妃听到了风声, 湛奴要带出宫了。可是随着宗室送回冀州?”    室内寂静了须臾, 荀玄微退让一步, “不送去冀州, 也可以。”    阮朝汐敏锐地抓住了话外之音。“就是原本打算送去冀州的意思了?这么小送去冀州, 还能不能活?”    “阿般。”荀玄微叹了声,过来牵起她的手,坐在她身侧。“我说过, 对你再不说谎言。既然你追根究底,我就如实和你说。”    “嗯,我听着。”    两人的目光同时落在窗边的小榻上。湛奴睡得正香甜,荀玄微盯着灯下映出的红扑扑的小脸,声线淡漠下去。    “实话并不总是好听的。——梵奴可以留, 他绝不能留。”    “听我说,阿般。他是废太子唯一的子嗣。废太子是如何身亡的?”    阮朝汐应声道:“先帝遗诏赐死。”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